搶占廣東零碳園區政策紅利:EMS3.0助您80%清潔能源達標
1 政策背景與發展機遇
廣東省作為我國經濟*發達的區域之一,正積極響應國家“雙碳”戰略,大力推進零碳園區建設。2025年7月28日,國家發改委、工信部、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《關于開展零碳園區建設的通知》,明確要求園區構建“**高效、清潔低碳”的能源體系,并制定了核心評價指標:以“單位能耗碳排放”為核心,清潔能源消費占比需≥80%,同時要求園區具備碳排放精準核算能力。該政策為廣東省內62億平方米產業園區提供了零碳化改造的政策框架和資金支持。
安科瑞 崔怡蒙152-1675-1208
廣東省內各地市已率先布局零碳園區示范項目:
廣州市花都區:投資7.5億元建設新能源循環經濟零碳智慧產業園,預計建成后年產值超15億元,每年實現碳減排103萬噸,相當于再造12個白云山森林的生態效益。
博羅縣:欣旺達“源網荷儲”一體化項目規劃200MW漁光互補電站+150MW分布式光伏+50MW/100MWh儲能電站,建成后年節約能源成本0.77億元。
汕頭市:建成粵東頭個零碳園區——魯能綠色能源產業基地,實現綠色能源自給率100%,年減碳1600噸。
在此政策背景下,安科瑞EMS3.0微電網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憑借其“源-網-荷-儲-充”全鏈條協同能力和數字化碳管理功能,成為廣東園區實現零碳轉型的關鍵技術支撐。
2 安科瑞EMS3.0零碳園區全棧解決方案
2.1 系統架構與功能設計
安科瑞EMS3.0采用分層分布式架構,通過“數據采集-邊緣計算-平臺分析”三層體系實現園區能源全要素數字化:
數據采集層
部署AEM系列碳電表、PZ72RN直流表計等高精度傳感設備,覆蓋光伏、儲能、充電樁及主要用能設備,實現電、水、氣、熱等多維數據實時采集,采樣精度達0.5S級,滿足ISO14064碳排放核算要求。
邊緣計算層
配置ACCU-100協調控制器和Acrel-2000MG微網控制箱,實現本地化快速決策:
5秒內響應電網調度指令
離網切換時間<0.2秒,供電可靠性99.999%
實時執行防逆流保護(AMSSE-IS裝置)
平臺層(AcrelEMS-ZCP)
構建三大核心功能模塊:
1. 碳畫像系統:自動生成“碳流圖”,追蹤能源從輸入到消耗的全鏈條碳排放,支持范圍1&2碳盤查
2. 多能協同優化引擎:集成負荷預測(96小時精度>85%)、光伏發電預測、電價分析模型
3. 虛擬電廠(VPP)接口:聚合可調負荷資源參與廣東電力現貨市場交易
表:EMS3.0在工業園區的典型應用效益
功能模塊 技術手段 經濟效益 減碳效果
微電網調度 光儲充協同+優化算法 電費降低25%-30% 綠電消納↑40%
設備能效提升 空壓機COP分析+節能策略 單機能耗↓15% 碳排↓18%
電氣** ASCP200防火限流器 故障損失減少90% 事故碳排↓95%
2.2 關鍵技術亮點
源網荷儲智能調度
通過mermaid優化算法模型實現動態策略調整:
graph LR
A[光伏監測AGF-T] --> B[協調控制器ACCU-100]
C[儲能監控] --> B
D[充電樁負荷] --> B
B --> E[策略執行:峰谷套利/需量控制]
E --> F[降本20%+]
實際運行中,系統根據廣東峰谷電價(峰期1.2元/kWh,谷期0.3元/kWh)自動調節儲能充放電,在東莞某園區實現峰電削減37%。
碳資產增值體系
碳資產開發:自動生成符合廣東碳普惠機制的減排項目報告
綠色金融對接:輸出碳盤查清冊,助力園區獲取綠色信貸(如廣東“碳減排支持工具”)
VPP交易:2024年珠海某園區聚合20MW可調負荷參與需求響應,季度收益超380萬元。
**可靠性保障
采用N-1供電模型+斷點續傳加密技術,確保極端情況下:
數據丟失率<0.001%
故障切換時間<200ms
滿足電子芯片廠、醫院等高敏感負荷要求。
2.3 廣東特色適配設計
針對廣東省氣候特點和產業特征,EMS3.0進行了專項優化:
高濕高熱環境適配
電氣柜體配備IP65防護+防凝露裝置,確保沿海地區(如汕頭風電產業園)設備穩定運行。
“光儲充”一體化增容
結合廣東暴雨頻繁特點,開發動態防逆流算法,防止光伏驟停導致的電壓波動。在廣州某園區提升充電樁利用率40%,降低變壓器擴容成本300萬元。
產業集群協同
支持“園中園”管理模式,為花都汽車城等大型園區提供分級碳配額分配功能,實現跨企業碳交易。
3 廣東省內典型應用案例
3.1 廣州花都零碳智慧產業園(中恒源集團)
項目背景
廣東省2025年重點項目,定位“實業+碳匯+智算”三位一體生態,占地60畝,總投資7.5億元。
EMS3.0解決方案
1. 三級計量體系:在2GWh儲能智造線、6萬噸電池回收產線部署452臺碳電表
2. 微網協同:整合20MW屋頂光伏+5MW/20MWh儲能+氫能備用電源
3. 碳追溯平臺:基于量子計算+區塊鏈的電池再生碳足跡存證
實施成效
綜合能耗降低40%,年減碳103萬噸
再生材料產能提升50%,為大灣區提供40%動力電池再生材料
獲德國萊茵零碳預認證,預計2030年實現零碳排放。
3.2 博羅欣旺達“源網荷儲”零碳園區
項目**點
廣東省頭個用戶側共享儲能示范項目,**性采用“漁光互補+分布式光伏+儲能電站”多能互補架構。
EMS3.0核心功能
動態增容:實時監測110kV變電站負載,當變壓器過載時自動切入儲能放電
水蓄冷協同:結合高效制冷機房,谷電時段制冰率達50%
VPP交易:聚合50MW/100MWh儲能參與廣東日內電力市場
經濟效益
指標 改造前 改造后 提升幅度
綠電占比 35% 80% ↑128%
用電成本 3.85億元 3.08億元 ↓20%
充電樁利用率 48% 67% ↑40%
3.3 汕頭魯能綠色能源產業基地(粵東首例)
特色技術路線
構建“風-光-儲-充-碳匯”五維一體系統:
風電裝機1.8MW(依托汕頭海上風電資源)
光伏車棚0.5MW
生態碳匯系統(紅樹林濕地固碳)
EMS3.0賦能價值
1. 碳匯協同:將碳匯數據接入平臺,實現“減排+吸收”雙核算
2. 海島模式:針對臺風天電網中斷,啟用離網運行保障核心產線
3. 裝備制造溯源:為風電主機植入碳芯片,全生命周期追蹤碳足跡
項目已實現綜合減碳率100%,成為粵東地區零碳技術示范窗口。
4 實施路徑建議(廣東版)
4.1 政策合規性建設
指標對齊
依據《廣東省零碳園區建設指南》,通過EMS3.0重點監控:
核心指標:單位工業增加值碳排放≤0.5噸/萬元
引導指標:清潔能源消費占比≥80%,光伏消納率≥75%
申報材料生成
平臺自動輸出:
碳盤查報告(符合廣東2025版核算指南)
綠色金融申報包(對接粵財綠色基金要求)
4.2 四步落地路徑
1. 碳底數摸排(1-2月)
部署三級計量網絡,繪制園區“碳地圖”,識別碳排放熱點(如注塑機、空壓站)。
2. 微網基建部署(3-6月)
屋頂光伏:優先廣深地區≥200W/㎡裝機標準
儲能配置:按日均耗電量20%設計(廣東峰谷價差3:1)
光儲充一體化:充電樁100%覆蓋停車場。
3. 策略引擎調試(2-3月)
加載廣東電價政策包,訓練本地化算法:
峰谷套利:谷充(0:00-8:00)峰放(14:00-17:00)
需量控制:滾動15分鐘負荷預測,防止超契約。
4. 碳資產運營(持續)
接入廣東碳普惠平臺
申報PHCER(省級碳匯)
參與大灣區綠電交易。
4.3 風險控制要點
**冗余設計
儲能系統配置多級防火體系:
電芯級:ASCP200限流保護器(火災風險↓90%)
系統級:ANAPF有源濾波抑制諧波。
政策波動應對
建立雙軌碳核算模型,同步滿足:
現行標準:廣東2025版碳核算指南
前瞻標準:歐盟CBAM碳邊境機制。
5 核心價值與未來展望
5.1 三重價值閉環
經濟價值
廣東園區實測數據:
用能成本↓25%-30%(佛山某園區年省電費200萬元)
VPP收益↑15%-20%(珠海項目年增收380萬元)
免罰金效益:需量超標預警避免罰款≥50萬元/年。
生態價值
花都項目:103萬噸CO?/年 ≈ 12個白云山固碳量
汕頭項目:1600噸CO?/年 + 紅樹林碳匯協同。
戰略價值
助力廣東構建“零碳產業集群”:
花都園區:保障大灣區40%動力電池再生材料
欣旺達項目:鋰電產業鏈降本10%。
5.2 未來演進方向
隨著廣東加速推進“粵港澳大灣區碳市場”建設,安科瑞EMS3.0將持續升級:
AI碳顧問系統
集成大模型技術,實現:
碳配額缺口預測(提前3個月預警)
減排路徑模擬(多方案成本效益比選)
跨境碳認證
開發“粵港碳賬本”功能,滿足:
香港ESG披露準則(HKEX要求)
澳門低碳酒店標準(2026年強制)
氫能管理模塊
適配佛山氫能規劃,新增:
氫儲運**監控
綠氫摻燒碳減排核算
安科瑞為廣東園區提供“碳排查-碳規劃-碳交易”全周期方案,讓零碳投入轉化為可持續收益!
通過EMS3.0平臺的深度部署,廣東園區不僅可實現政策合規,更將獲得能效提升、成本優化、碳資產增值三重收益,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***零碳產業集群提供關鍵技術支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