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科瑞EMS3.0:助力園區實現零碳轉型的智能能源管理解決方案
零碳園區建設背景與政策驅動
在全球氣候變化和"雙碳"戰略背景下,工業園區作為產業發展的核心載體,正面臨著****的綠色轉型壓力。工業園區貢獻了國內約31%的碳排放,成為減碳主戰場。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**提出"零碳園區"概念,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其納入重點工作,推動零碳園區建設加速。國家發改委、能源局等多部委聯合發布《關于開展零碳園區建設的通知》,明確要求園區構建"**高效、清潔低碳"的能源體系。
政策要求園區可再生能源占比不低于80%,并強制建設能源管理平臺,實現碳排放精準核算。各省市也針對性出臺零碳園區建設規范,進一步深化零碳園區的建設方案與要求。截至2025年,國內62億平方米產業園區將加速零碳化改造,江蘇、廣東、四川等20余省份已發布專項政策,通過財政補貼、土地優惠、碳配額激勵等措施推動園區低碳轉型。
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江蘇省零碳園區建設試點,于2023年5月啟動智慧零碳園區建設試點示范,在加速綠色產業集聚、零碳能源供給、碳足跡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試、**探索。市委常委、揚州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張利表示:"建設智慧零碳園區,不僅要實現碳減排的目標,更重要的是因地制宜、調優結構,走出一條'產業升級、生態優先、**驅動'的綠色發展新路徑。"
安科瑞EMS3.0系統概述
系統架構與核心功能
安科瑞EMS3.0智慧能源管理平臺采用分層分布式架構,涵蓋數據采集層、邊緣計算層以及平臺層。在數據采集層,協調控制器能夠高效采集來自園區內分布式光伏、儲能系統、充電樁、各類用電設備等的數據,確保數據的**性與準確性。邊緣計算層對實時數據進行快速處理,減輕平臺層的運算壓力,提升系統響應速度。平臺層作為系統的"大腦",負責對數據進行智能分析,為管理者提供科學決策依據。
該系統支持多終端訪問,無論是通過網頁還是APP,管理者都能隨時隨地掌握園區能源動態。核心功能包括:
多能協同控制:集成光伏、儲能、充電樁等設備,實現光儲充一體化調度,就地消納率超95%
動態優化策略:基于電價信號和負荷預測,自動調整儲能充放電、需量管理,降低基礎電費15%-30%
碳排管理:集成碳排放統計模型,實時計算碳排放數據,支持碳交易市場對接
技術優勢與**
安科瑞EMS3.0以"動態消納-多能互補-市場穿透"為核心,將零碳目標拆解為企業可執行的降本-合規-創收動作,推動園區從"政策合規"轉向"利潤中心"。系統具備以下技術優勢:
智能預測與快速響應:采用機器學習算法,對園區未來96小時負荷與發電量進行精準預測,準確率>85%。具備5秒內響應電網調度指令的能力
**與可靠性保障:采用斷點續傳和數據加密技術,確保信息**。采用N-1供電模型,保證供電可靠性高達99.999%,切換時間<0.2秒
生態協同發展:支持接入虛擬電廠平臺,通過聚合園區內可調節負荷資源,參與電力市場交易
零碳園區節能降碳關鍵技術路徑
能源結構轉型:清潔替代與多能互補
實現零碳園區的首要路徑是推動能源結構綠色轉型。園區需加強太陽能、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儲能配置,推廣綠電直連、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電網。例如,晶澳揚州園區利用廠房屋頂建設近15萬平方米光伏組件,年發電量約2300萬千瓦時,節省標煤7000噸,減排二氧化碳約13000噸。晶澳相關負責人表示:"我們測算過,企業自己投入建設,3-5年就能回本,而光伏組件總發電周期可以持續25年。"
多能互補系統是零碳園區的重要特征。整合風電、光伏、儲能及市政電源,構建"電-熱-冷-氣"多能互補體系,解決新能源發電間歇性難題。揚州經開區已建成7座能源站,其中總投資2.2億元的樸席區域綜合能源站是江蘇省*大的工業區域綜合能源站,實現了電動汽車充電、壓縮空氣、配變電、制冷、光伏、儲能"六站合一",年節約標煤0.34萬噸,減排二氧化碳0.92萬噸。
截至2024年底,揚州經開區全區已備案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近200個,已并網超300兆瓦,較2020年底容量新增了4倍,年可發電3.3億千瓦時,節約標煤9.8萬噸,減排二氧化碳26.6萬噸。
能效提升:數字化管理與技術優化
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零碳園區建設的核心環節。園區能源系統及用能設備優先選節能產品,推動終端用能設備改造,用能設備需滿足能效2級及以上標準。通過空壓機COP分析+節能策略,可實現單耗降低15%。
安科瑞EMS3.0通過AI算法實時分析全量能源數據,生成超短期負荷預測與動態調度策略。某商業綜合體通過光儲充協同調度,綠電消納率提升至95%,年省電費200萬元。系統還支持電氣**監控,限流保護器(ASCP200)可降低火災風險90%。
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可實現照明設備運行控制的智能化,有效提高照明系統科學管理水平,節省運營成本。通過定時開關和可調光技術,可以有效避免無效照明,精準利用好每一份照明電能。
循環經濟:資源循環利用與產業協同
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智慧零碳園區、推進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一環。園區內可通過企業間協同形成資源共享和副產品交換的共生體系:
廢物資源化利用:如揚州二電廠與亞東水泥、圣戈班組建共生體,電廠廢渣"涅槃重生"成環保建材
生物質資源利用:利用廢棄秸稈生產生物紙漿,如永豐余生物紙漿年消耗生物秸稈14萬噸,相當于減少砍伐森林20萬方,減排二氧化碳40萬噸
水資源循環利用:建設中水回用系統、雨水收集系統,減少新鮮水資源消耗,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
揚州經開區堅持全產業鏈發展,上下游協同降碳,通過發展"以綠制綠""以綠智算"模式,助力新興產業降低碳足跡,提升相關產品"綠色競爭力"。同時有效引導傳統產業探索深度脫碳新路徑,打通"任督二脈",推進傳統產業深度綠色轉型。
安科瑞EMS3.0在零碳園區的應用場景
工業園區的能源優化
工業園區通常是用電大戶,其能源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生產成本和碳排放。安科瑞EMS3.0通過實時監測變壓器負載情況,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的用電**隱患。當檢測到變壓器負載接近或超過警戒值時,系統會自動發出預警,并通過動態調節儲能系統的放電功率,分擔變壓器的部分負荷壓力,保障高耗能設備的穩定運行。
蘇州某汽車園區在部署了安科瑞EMS3.0后,通過系統對能源的精準調度,年節省電費超200萬元。系統還能根據園區內各企業的生產周期和用電規律,優化能源分配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助力工業園區向零碳目標邁進。
某化工園區通過部署AcrelEMS 3.0,實現可再生能源占比超70%,碳排放強度下降45%。園區還可以通過參與碳交易市場,將剩余的碳配額進行交易,獲取額外的經濟收益。如某化工園區通過EMS3.0的碳排放管理功能,成功對接碳市場,年碳交易收益達50萬元,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。
光儲充系統的高效運行
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,光儲充一體化系統在零碳園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。安科瑞EMS3.0能夠對光儲充系統進行**管理,有效平滑功率輸出。在光伏發電過程中,由于光照強度的變化,其輸出功率往往存在波動,這會對電網和用電設備造成一定影響。
EMS3.0通過實時監測光伏輸出功率的變化,結合儲能系統的充放電控制,能夠將光伏輸出功率穩定在一個合理范圍內,減少對電網的沖擊。同時,在充電樁為電動汽車充電時,系統會根據電網負荷情況和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,智能調整充電功率,避免因集中充電導致的電網過載。
在某商業園區的光儲充項目中,通過EMS3.0的優化管理,充電樁利用率提升了40%,同時降低了配電變壓器容量需求,節省了大量的電力設施建設成本。安科瑞有序充電系統基于預測算法,可以實現對企業變壓器負荷率、光伏發電和充電負荷需求預測結合充電樁的監控、調度和管理,提高光伏發電消納,提升園區微電網的運行可靠性,降低充電成本。
碳排放的精準管理與交易
碳排放管理是零碳園區建設的核心任務之一。安科瑞EMS3.0集成了專業的碳排放統計模型,能夠根據園區內各類能源的消耗情況,實時計算碳排放數據。通過對接綠電交易與碳市場,園區管理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園區的碳排放狀況,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減排策略。
系統能夠準確核算出園區內不同企業、不同生產環節的碳排放量,幫助企業找出碳排放的重點環節,針對性地進行節能減排改造。同時,園區還可以通過參與碳交易市場,將剩余的碳配額進行交易,獲取額外的經濟收益。
安科瑞能碳管理平臺根據評價標準和《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》要求,構建了一套完整的能碳管理架構,包括基礎設施、數據采集、數據架構、模型組件、業務應用和互動展示。平臺支持碳排放計量(基于ISO14064量化范圍一和范圍二碳排放,自動生成碳盤查清冊)和碳排放報告(根據ISO14064的核算模型,統計園區和企業的排放數據,形成合規的溫室氣體排放報告)。
實施步驟與建議
零碳園區建設三步走
基于安科瑞的實踐經驗,為零碳園區建設提供以下實施路徑:
碳排查與基準確定(階段一):建立三級計量體系,部署高精度碳電表(AEM系列)、直流表計(PZ72RN/DJ5F1352RN),覆蓋光伏、儲能、充電樁等全能源節點。通過AcrelEMS-ZCP平臺自動核算范圍1&2碳排放,生成"碳流圖",追蹤能源從輸入到消耗的全鏈條碳排放。此階段解決碳排放"摸不清、算不準"痛點,滿足政府碳核查要求。
碳優化與系統建設(階段二):構建微電網系統,實現源網荷儲智能調度。通過協調控制器(ACCU-100)實現光伏、儲能、充電樁負荷的協同管理,執行峰谷套利/需量控制策略。部署電能質量治理裝置(ANAPF/ANSVG)和電氣**設備,提高供電可靠性和**性。
碳增值與資產運營(階段三):通過虛擬電廠(VPP)聚合園區內分布式光伏、儲能、可調負荷,參與需求響應和綠電交易市場,獲取額外收益。建立碳資產管理閉環,生成碳盤查清冊、配額管理、交易記錄等全流程數字化報告,核算效率提升80%。
關鍵實施建議
為了確保零碳園區項目順利實施,需要考慮以下關鍵因素:
因地制宜規劃:根據園區資源稟賦、產業特性和能源需求,定制差異化解決方案。如高載能園區需重點部署AEM96電碳表+APView500電能質量監測儀,實時監測電爐、軋機等設備的諧波與碳排強度。
分步投資建設:優先實施易見效、回報快的項目,如屋頂光伏和照明改造,再逐步推進儲能、虛擬電廠等**應用。光伏項目一般3-5年就能回本,而光伏組件總發電周期可以持續25年。
政策資源整合:充分利用各級政府對零碳園區的扶持政策,如財政補貼、土地優惠、碳配額激勵等。申報***綠色工廠、零碳園區等資質,提升品牌價值。
技術人才培訓:培養園區專業能源管理團隊,掌握系統操作和優化策略,確保系統長期高效運行。安科瑞提供全程技術支持和服務,幫助園區管理人員快速掌握核心技能。
總結與展望
安科瑞EMS3.0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為零碳園區提供全方位、全鏈條的解決方案,從前期的碳排查與規劃,到中期的系統建設與優化,再到后期的碳資產運營與認證,覆蓋了整個生命周期。方案集成了監測、分析、優化、治理等功能,幫助園區實現節能降碳目標,同時提高經濟效益和運營效率。
未來,隨著數字孿生、區塊鏈等技術的不斷發展,零碳園區將向更加智能化、自適應的方向進化。安科瑞正加速融合這些先進技術,打造"可感知、會思考、自進化"的智慧能源管理體系。未來智慧零碳園區智能化程度將不斷提高,各種先進技術深度融合,實現園區的自主運行和智能管理,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典范。
零碳園區建設不僅是政策要求,更是提升園區競爭力的重要手段。通過綠色轉型,園區和企業可以獲得國際綠色通行證,突破碳關稅壁壘,提升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。揚州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、管委會主任胡春風表示:"智慧零碳園區正成為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,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、推進綠色能源ge命的重要力量。"
安科瑞將繼續**技術和服務,為更多園區和企業提供零碳解決方案,共同推動"雙碳"目標的實現,讓每一個園區都能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,書寫零碳新篇章。